时间:2023-02-18 11:22:09人气:157764来源: 欧华之声网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正式公布山西运城稷山东渠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出土大量的动植物遗存表明,东渠先民已掌握了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以种植粟为主、兼营畜牧业的混合农业生产体系。结合稷山一带“后稷”传说,大量农业遗存的发现,可能恰是“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考古学实证。
东渠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东渠村北,遗址南距汾河约2公里,北距吕梁山约7公里,经初探探明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21年、202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2座、陶窑2座、灰沟1条、灰坑43座,发现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蚌器等。其中以陶器居多,器形有高领花边双鋬鬲、单把鬲、小口鼓腹罐、大口尊、小口尊、陶盆、陶盘、陶豆、单耳罐、蛋形瓮、陶甗、圜底罐、陶杯、陶盉、陶爵等,还发现少量的彩绘陶片。石器有石刀、石铲、石箭镞、石锛等,同时发现大量的石料及石器加工残件。骨器以骨镞为主,包括少量骨铲、骨针、骨簪等。此外,还发现玉钺及残铜刀各一件。
尤为重要的是,除人工制品外,东渠遗址还发现有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已浮选出炭化植物种子25万粒,仅H46中的一份样品便浮选出粟14050粒。经初步研究,东渠遗址农作物炭化种子有粟、黍、水稻、大豆等,以粟为主。此外,还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经初步鉴定有牛、猪、羊等。
从出土遗物看,东渠遗址时代为夏时期,性质属东下冯文化。东渠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临汾盆地西部夏文化研究的空白,从遗址规模和出土的陶盉、陶爵、玉钺、铜刀、彩绘陶等遗物来看,应是该区域一处核心聚落。以高领花边双鋬鬲为代表一类遗存,显示出夏时期晋南地区复杂多样的文化面貌,对展现夏朝历史、研究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格局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来源:运城侨联
凝聚侨心
为侨服务
四海耕耘织经纬 侨心共绘同心圆——“丝路苏侨情”2025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活动综述
(125291)人喜欢2025-04-17第五届消博会期间海南将推出100道新琼菜
(105331)人喜欢2025-04-13梁谋与侨界青年代表座谈交流
(125350)人喜欢2025-04-13黄三德故里:侨彦风采励后人
(115352)人喜欢2025-04-13德国新联合政府谈判新政出台:开启改革与投资的新篇章
(105342)人喜欢2025-04-12“丝路苏侨情” 2025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陈顺祥:“中国标准”与“非洲共生”,以侨商力量赋能非洲基建
(125342)人喜欢2025-04-11【五邑侨史】台山泡步村:古巴洪门之乡
(105327)人喜欢2025-04-11加拿大新会籍华裔“姐妹花”:同乡同姓同获奖
(115338)人喜欢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