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悼念南京文坛大师冯亦同老师(五篇祭文)

时间:2023-04-17 16:11:24人气:168064来源: 欧华之声网

 一.    紫金山新闻:曾创作《和平宣言》,南京著名作家冯亦同去世
       紫金山新闻 2023-04-09 
      记者从南京市作家协会获悉,著名作家冯亦同于2023年4月9日下午在南京去世,享年82岁。

     18岁那年,冯亦同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毕业后曾在南京市第九中学担任教师,后调入南京市文联文学协会工作。

       在南京文学史上,文讲所是重要的一章,它寄托着上世纪80年代南京文学青年的憧憬和努力。其时,冯亦同担任文讲所诗歌班负责人,为南京发掘培养了不少知名作家、诗人、编辑、主持人,后来南京的各家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作家协会、文学杂志、文化部门,都有其中的学员,极大程度推动了当时南京文学事业的发展。

       在冯亦同的创作中,描写和讴歌南京的作品占了相当比重。“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每年12月13日,金陵警报长鸣。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青少年们肃立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齐声宣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和平宣言》的创作者正是冯亦同。他在生前表示:“‘和平’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建立在历史真实和人类信念的基石上,它也是时代发展最迫切、最根本的要求,一切真、善、美的创造所赖以生存的空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二.痛别!南京著名作家冯亦同去世!曾创作《和平宣言》
        记者从南京市作家协会获悉,著名作家冯亦同于2023年4月9日下午在南京去世,享年82岁。

       18岁那年,冯亦同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毕业后曾在南京市第九中学担任教师,后调入南京市文联文学协会工作。
在南京文学史上,文讲所是重要的一章,它寄托着上世纪80年代南京文学青年的憧憬和努力。其时,冯亦同担任文讲所诗歌班负责人,为南京发掘培养了不少知名作家、诗人、编辑、主持人,后来南京的各家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作家协会、文学杂志、文化部门,都有其中的学员,极大程度推动了当时南京文学事业的发展。

       在冯亦同的创作中,描写和讴歌南京的作品占了相当比重。“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12月13日,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青少年们肃立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齐声宣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和平宣言》的创作者正是冯亦同。他在生前表示:“‘和平’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建立在历史真实和人类信念的基石上,它也是时代发展最迫切、最根本的要求,一切真、善、美的创造所赖以生存的空间。”
 
   部分图片来源:童心里的诗篇

   来源:紫金山新闻
 
      三.悲痛!为九中写诗的那个人离开了
      南京市第九中学 2023-04-10 


     我们悲痛地获悉,我校杰出教师、《和平宣言》作者、著名诗人冯亦同于2023年4月9日下午在南京去世,享年82岁。

     生平简介:冯亦同先生,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散文家、传纪文学作家,曾任南京市文联委员、南京市作协副主席、顾问。1941年出生于扬州宝应县柳堡,18岁考入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南京九中任教后,和很多教师、干部、知青、农民成了好友。他的《紫金花》《台城柳》《草根族诗抄》《狗尾草集》等作品,就是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九中任教期间的艺术感悟和情感积淀。
调入南京市文联作家协会工作后,冯亦同先生在海内外报刊发表的作品超过上千篇达到数百万字,他的作品包括诗集《相思豆荚》《男儿岛》《紫金花》《牵手树》,诗歌评论集《红叶诗话》,散文诗剧《朱自清之歌》,散文集《镶边的风景》,诗人传记《郭沫若》《徐志摩》《镇海的女儿——朱枫传》等。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已经72岁的冯亦同先生,再次受到有关方面约稿,经过五次修改,最终定稿240字《和平宣言》。朗诵《和平宣言》成为此后每年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重要环节。

       冯亦同先生的九中情缘
        冯亦同先生虽然离开九中多年,但始终关注九中发展,多次回九中参加师生聚会,对九中一往情深,有求必应。
       九中八十周年校庆时,冯亦同先生为九中写成《钟声赋》,并回母校与师生校友欢聚。

       学校九十周年校庆时,73岁的冯亦同先生又几易其稿写成《金秋校园行》,并欣然接受邀请,参与校庆演出,亲自登台朗诵这首诗。
冯亦同先生离世的消息传来,与他熟悉的九中师生校友悲痛难舍,纷纷发微信送别冯老师,朱小石校友写诗悼念。

       敬悼台城百杖斋冯亦同先生
       鸡鸣樱蕊早,春鸟几俳徊。
       诗洒台城路,梦回百杖斋。
        豁蒙楼上语,警世钟前哀。
        鹤影飞天去,雕龙嵌九垓。
       学生朱小石泣悼
(朱小石校友,南京日报原副总编,南京诗词学会会长。)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斯人已去,此情永存
敬爱的冯老师,一路走好
九中人永远怀念您!

 
       四.
马龙冯老师竟也走到生命的终点     2023-04-12 

        冯亦同,笔名叶彤。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散文家、传纪文学作家,曾在南京市第九中学任教,南京市文联委员、南京市作协副主席、顾问。

      冯亦同(1941年10月~2023年4月)

      冯亦同老师的噩耗传来,最先浮现在我眼前的是这一个场景:

        暮霭中,南京第九中学班级聚会散场以后在碑亭巷口,见到走在前面的冯老师,紧上几步追上他,听有人喊他,他转过身来站住,极为兴奋地打开话匣子。没说多少话即感叹青春易逝,师生都老了。那时他大约是七十八九岁。他说,谁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五六十岁,七八十岁都可能以为看到终点,也许料到了,可是很多人冲过这些预期,还会活下去,活到远超这个节点的也不少。对活多久以为可知 ,却不可知。说话时情绪高昂,充满一贯的话语感染力。我也有过大约相同的想法,不禁连连点头,应和他的可知不可知的见解。第一次感觉出冯老师除了火一样的激情以外,还具有哲理思考的深度。这是一次难得的对谈。

        那是同学、同事聚会的高发期。因为没有日记,准确时间记不起来了。大约疫情封控期几乎断绝任何来往的两三年前。自那以后几乎没有来往。

      冯老师除了火一样的激情以外,他的谈吐还具有哲理思考的深度

       然而,他还是走到了终点 ,82岁。民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可见 ,寿命节点还是存在的。多数是可以预期的。

       冯老师的性情特征明显,对己对人对社会皆是乐观向上的。记得今年春节他在英国,听说著名翻译家杨苡在宁逝世,特赋诗,热情洋溢,倾情奉献。他的一组关于杨苡的歌唱也传到网络,传到我所在的群。彼时距今不过数月。料得到吗?谁也料不到。

        群里祝他一路走好的悼念之词很多,零星回忆也有。特别是文学杂志资深编辑兼作家小虎在群里写到:当年相聚豁蒙樓(鸡鸣寺的斋堂)吃尼姑下的斋面,共议如何推介C佬吭哧吭哧写就的大部头小说,其间冯老师突兀一句:C佬当年是我红联爱将……C佬脸上堆笑漫应,其实心里不服。

       这提及了冯老师与我有关的故事,我的群名就叫C佬。所谓大作是指长篇历史小说《徐霞客传奇》又名《寻仙记》。最早只是一部电视剧的大纲。不知他从哪里得知此事,他表示很感兴趣,也想见见面。我便约好时间前往他在解放门内的住所,进门迎面一整面墙是镜子,显得客厅很宽敞,整套实际面积却不到八十平方。他热情招待,畅叙往事眼前事,滔滔不绝。他说的一句话促成这个创作彻底转变了方向。他不经意地说:“电视剧不算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才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快我对剧本写作失去了兴趣,没多久,长达五年,我沉浸在小说写作中,直至出版。到豁蒙樓吃斋面,就是为召开新书面世座谈去约请他的。他那时正在鸡鸣寺主编一本杂志。每星期有几天在那里一间专门为他准备的办公室伏案笔耕、审稿。

        至于“爱将”一说,小虎的描述虽有坊间故事的成分,但也有几分确切。因为在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冯老师属于贴大字报最早的青年教师之一。他的名字被反方——革军革干出身的学生组织主义兵、思想兵张贴的大字报上写成“粪一桶”,还打上大大的红叉叉。而大量平民子弟组成的新红联自然将冯老师当做“自己人”。老师和学生的组织并非一体化,但学生眼里这样的老师自然是有加持和助力的。他也经常来新红联的战斗队做些鼓动工作。他晚年称我为其爱将,这也是他对学生一贯的夸饰之语,可以理解。

          冯老师的诗名是在八九十年代逐步叫响起来的。因为我曾经在《雨花》发表过政治抒情诗,他很想我步他的后尘。得悉我再也不写诗,每次见面都为我惋惜,激动地说,你的诗写得那么好,为什么不写了。我不敢在已经负有盛名的诗人面前说写诗的坏话,只好嘿嘿嘿笑笑,支支吾吾,胡混过去。我始终没有把我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什么想法?我自己的实践和观察告诉我,写诗会把现代白话的行文搞得一团糟。这话能在他面前说吗?

        现在介绍冯老师的文学贡献突出了他撰写的《和平宣言》。对此,知之甚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与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的交往以及相互唱和。这些活动都是文联与作协以及社会主办的。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对罗马尼亚女子体操全能冠军科马内奇的记叙文,读来抑扬顿挫,荡气回肠。他的诗集《镜框里的风景》、人物传记《朱枫传》等,只记住书名,内容如何,没有好好阅读、琢磨过。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颂读《和平宣言》

      冯老师走了,他给不同的人留下受教以及交往的故事肯定很多。特别是他的口才,常常在会议和大庭广众聚集的场合出口成章,与我们的另一位多年前下世的储兆瑞老师相当,都有古希腊伯里克利,法国大革命罗伯斯皮尔、丹东的那种演讲遗风,他的略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流利到爆。他待人热情似火,与他的诗歌强大的感染力互为表里。无愧于荣膺“文学之都”南京的著名作家的称号。本城一大批声名卓著的诗人、歌词作者都是他带出来的。

       冯老师走了,他的关于“活多久”的那一番话仍然在我头脑里盘旋。无疑,从某个角度说,对活多久的无知赋予了生命的多姿多彩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冯老师走了,他不是生命的永动机,不是生命个体的例外,但他一路走来,似乎从来没有放缓急行的脚步,他给我的一直在并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上开足马力前行的印象,挥之不去。

          作者 马 龙  原《江苏工人报》社长



       五.冯亦同,一个为诗歌而生的人
       王慧骐 今古行吟 2023-04-17  

     冯亦同先生走了。2023年4月9日,古城金陵有一颗属于文学属于诗歌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他八十二岁的生命里,至少有六十二年是为诗歌而生的。自1961年在《新华日报》副刊发表他的诗歌处女作《在宇宙的大街上》,到2023年初他的老师杨苡先生逝世次日他写下《书房与台灯》的诗篇,此间所历漫漫岁月中,无处不见他为诗歌奔波忙碌或挑灯夜战的身影。


       对于诗歌,他称得上一个痴迷者、奉献者,甚至可以说是殉道者。他这一生不仅有大量的诗歌写作实践,更有丰厚的诗歌理论建树;同时他还是非常活跃的若干诗歌活动的组织者和多部诗歌典籍的策划者、编创者和推广者。于整个诗坛而言,他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富有完整和全面性特征的综合型人才。先说他的诗歌实践。八十年代以来,他出版过《相思豆荚》《男儿岛》《紫金花》《牵手树》等多部为他赢得广泛声誉的诗集;在去年患病手术后,他对自己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进行了一次特别严苛的回望与筛选,精编出一部由295首各个不同时期重要作品组成的《扬帆三部曲》(分为《唱给大运河》《海之歌》和《我的长江诗》三大部分)。纵观他的诗歌创作,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胸挟风雨雷电、满怀人类大爱的诗人,卿卿我我的一己之欢在他的作品里几乎了无痕迹,他所关注的是战争与和平、城市与历史这样一些沉重且严峻的重大社会题材。写作诗歌的同时,他还开创性地拓宽诗的表现形式,探讨诗意在多种文学样式上的表达效果。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为同样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的老学长、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朱自清先生,以散文诗剧的形式写就了一部人物传记《朱自清之歌》。这部闪烁着诗歌光芒的作品为他摘得1999年江苏省广播剧一等奖、江苏省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他还曾应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之约,为“青少年推荐读物系列”撰写过《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物传记小册子。这种带有普及性的青少年文学读物,有些作家可能会不屑一顾,而亦同先生却欣然领命,精心打磨,他把自己所热爱的前辈诗人,以独有的审美视角呈现给成长中的后生。

        与创作实践比翼而飞的,是他几十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对于诗歌理论的研学和阐述。他的视野十分开阔,不光对新诗在中国百余年的兴起、发展与衍变,写出过多篇具有真知灼见的万字长文;在一些重要的诗歌研讨活动中,他也曾多次受邀发表过颇具独立学术思想的新诗观;而对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古代诗歌,他也做过大量钩沉性的发掘和探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他在2016年出版的《南京历代经典诗词》和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并丰满的《南京诗歌地图》——这部2019年初版已加印过多次的受到国内诗词爱好者和青少年读者广泛欢迎的诗歌选本,被认为在“诗”与“史”的关联上既具有独创性又具有实用性,通过这幅宏阔的“地图”,让人获得“不朽的名篇就在眼前,千秋英杰同你对话”的美感与乐趣。冯亦同在诗歌理论上的贡献,我以为还应当包括他对若干青年诗人或诗歌群体的殷切关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数百篇这方面的评品文章。前些年他结集出版的诗论集《红叶诗话》,其中相当的篇幅是为一些诗友或在诗坛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而写的对某本诗集的评论或序文。这些篇章在我看来,不仅集束式地表现了先生对于诗歌的若干美学主张,同时也是先生高尚品格的一种写照。他乐于助人,甘为人梯,在这种园丁式的浇花植苗中可一窥其令人钦敬的美善情操。

        曾经活跃在金陵诗坛的另一位已故诗人高加索,生前曾写有《一把火》表达对冯亦同在金陵诗坛上所产生的“光热效应”的推崇,称他是“熊熊正燃”的“一把火”。的确,从八十年代初他参与创办青春文学院,主编《创作新稿》和《朗诵报》,到截止2022年已先后成功举办了十四届的“鸡鸣诗会”,生活在南京这片土地上的诗人们都很清楚,冯亦同在这些工作和活动中是怎样一个关键性的人物。

       据我了解,对于《扬子晚报》出品的这份已近300期的“诗风”专版,冯亦同先生从她创刊之日便表现出极大的欣喜与期待。他曾不止一次地同我谈过,评价这是一批优秀的办报人走出的一条富有魄力和眼光的办报新路,让旨在提升民族素质的文学和诗歌,真正意义上地走出象牙塔,走向最广泛的民众,做了一件得民心且又是竖标杆的事儿。他不仅认真阅读每一期“诗风”所发表的作品,而且在多个场合向朋友甚至大中学生热情推荐版面上的诗歌新人和一些优秀诗作。


   突然想到了先生曾经写过的一首诗:《大爱无声》,那是写给一位伟人的。诗的开头引用了一首歌:“问真心有多重/爱,就有多深”,这首歌名叫《你是那样的人》。我想说的是,亦同先生,你就是“那样的人”——你一生选择了诗歌,你有着诗一样的纯朴和炽热,纯朴和炽热让你成为一个胸中装着大爱的人。

 



        2023年4月12日急就于盱眙天泉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