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0 14:10:54人气:9862来源: 欧华之声网
2022-02-20
《欧华之声》福建沙县见闻:2月19日,参加2022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及海外华媒福建行活动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四十多位海外华文媒体记者有幸在沙县区文昌阁欣赏到素有“肩膀上的艺术奇葩”之美誉和沙县区对外展示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三明沙县肩膀戏。
据介绍,沙县区肩膀戏俗称肩头坪,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 100 多年历史。沙县区肩膀戏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艺术奇葩”之美誉,是国内少有的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是沙县区最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精品,也是沙县区对外展示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2005年10月沙县区肩膀戏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历年来,沙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肩膀戏的发展,为弘扬沙县区肩膀戏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沙县区委区政府在巩固这一民间优秀文化的同时,加大扶持发展力度,沙县区肩膀戏遂步由民间组织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的专业化团体。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2012年将原专业文艺院团,沙县区越剧团整建制转为沙县区肩膀戏传承和保护中心,负责从事肩膀戏的研究、传承、指导、展演,在城区西门幼儿园建立了传承培训基地,聘请专业辅导老师,非遗产传承人每周定期对底座演员和肩上小演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二是不断改革和创新,主要从剧目创作、表演形式、唱腔规范化、服装改良等方面进行创新。
三是促进展示和交流,每年参与区里的文化交流、展示,参与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园区等惠民演出活动。代表三明,沙县区参加省内外、澳门、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展示,展演活动,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波兰电视台的节目中展示风采,参加省电视台、海峡、东南卫视春晚联欢录制。
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们冒雨欣赏。
沙县区肩膀戏的传统保留剧目有《小放牛》、《补缸》《姑嫂打鱼》、《化子过关》、《赶船》等。近年来又有《姑嫂情》、《张飞审瓜》、《猪八戒巡山》、《八仙聚会小吃城》、《十二生肖颂沙阳》、《梨园百花》等。
目前,肩膀戏传承和保护中心加大加快对肩膀戏改革和创新,主要从表演的时长上做出创新和尝试。把当地的山歌和民间音乐融入到肩膀戏的唱腔和表演中,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创造。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闽中这朵肩膀上的“奇葩”,让肩膀戏这棵“世纪老树”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春天里绽放成为一枝独特的美丽奇葩。。
德国新联合政府谈判新政出台:开启改革与投资的新篇章
(105233)人喜欢2025-04-12“丝路苏侨情” 2025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陈顺祥:“中国标准”与“非洲共生”,以侨商力量赋能非洲基建
(125248)人喜欢2025-04-11【五邑侨史】台山泡步村:古巴洪门之乡
(105238)人喜欢2025-04-11加拿大新会籍华裔“姐妹花”:同乡同姓同获奖
(115261)人喜欢2025-04-10“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江门启
(115265)人喜欢2025-04-10“丝路苏侨情”2025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李阿平:讲好江苏故事,做推进中德民间友好关系的传承人
(125266)人喜欢2025-04-10“丝路苏侨情”2025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朱文杰:江海之子逐梦非洲 丝路侨商架起中马合作桥梁
(125298)人喜欢2025-04-10“丝路苏侨情” 2025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孙燕萍:深耕巴西十四载 架设中巴教育“数字丝路”
(105262)人喜欢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