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抗战英雄谱丨庄田——从延安派来的军事家

时间:2025-07-14 04:57:50人气:115226来源: 欧华之声网

          海南抗战英雄谱丨庄田——从延安派来的军事家 海南侨联     2025年07月11日 16:32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琼崖抗战是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9年日军铁蹄践踏琼崖大地,到1945年抗战胜利,在6年多的抗战历程中,琼崖军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此,“琼崖史志”特别开设《海南抗战英雄谱》系列专栏,讲述海南抗战史中涌现的典型人物故事,在回望与缅怀中感受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 

         庄田——从延安派来的军事家
   
        庄田(1906—1992) 庄田,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人。早年到南洋当海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入苏联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1940年奉中共中央命令返回海南岛参加领导琼崖抗日战争。
        1940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中共广东区委并转告中共琼崖特委,中央派到琼崖工作的庄田等7位干部,已经从延安出发去海南岛。琼崖特委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后,立即派人协助沿途地下交通联络站做好接应工作。9月,庄田一行到达美合抗日根据地。
       1942年5月,日军为巩固其占领区,支持太平洋战争,调集第十五警备队和伪绥靖队、自卫军警备队约4000人,集结于琼文抗日根据地周围,妄图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和“蚕食”,以消灭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琼崖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最残酷的时期。
        中共琼崖特委决定由庄田指挥抗日独立总队,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据此,庄田提出内线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独立总队主力与地方武装相结合、军事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主张。
        6月中旬,日伪军先后在琼山东北部地区建立了10个堡垒和据点,并采取“分进合击”“拉网合围”“分区扫荡”等战术手段,寻机与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主力决战。庄田指挥独立总队以一部兵力协同地方武装、民兵坚持内线作战,主力及时转移,突出合围圈,在外线积极打击敌人,连续在琼山县的大坡、高阶坡、龙发岭、灵山、塔市、美兰、沙豆港、旧州、谭谅和文昌县的潭牛、竹桥等地,袭击、伏击日伪军76次,拔除据点21个,歼其400多人。第一次反“蚕食”、反“扫荡”斗争取得了胜利。
         10月中旬,日军增调第十六警备队和伪军2000多人,组成上百个“讨伐队”,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兵分数路深入琼文抗日根据地腹地,进行更加残酷的“蚕食”“扫荡”,把琼文抗日根据地内的南阳、大昌、树德、道崇、咸来、苏寻三等10多个乡夷为“无人区”。
         11月中旬,中共琼崖特委作出《粉碎顽敌蚕食政策的决议》,领导根据地群众开展“坚壁清野”斗争。庄田根据特委的决议,率领独立总队,在根据地群众支持下,给进犯之敌以迎头痛击。他针对日伪分多路深入根据地“扫荡”的情况,指挥部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深入之敌。日军发现独立总队作战意图,遂改变其分散方略,以集中对集中,寻找独立总队决战。
      庄田以变应变,改用“敌集中我分散,敌分散我集中”的战术,派出主力第一、第二支队,组成上百个游击小分队(组),在根据地内开展游击活动,灵活机动地打击日伪军,每天少则杀伤其10余人,多则40余人,积小胜为大胜。
          至1943年1月,抗日游击小分队(组)先后在文昌县公坡、昌洒、龙马、翁田和琼山县三江、云龙、道崇、大岭等地,伏击、袭击日伪军40多次,击毁军车50多辆,拔除据点60多个,毙伤日伪军800多人。
         琼文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扫荡”斗争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敌我双方作战的“游戏规则”,使日军半数以上的兵力不得不放弃其所擅长的大兵团作战方式,以高分散的配置来对付陌生的游击战争。琼崖特委乘着日军战略和战术转变之机,调整作战部署,做出了“坚持内线斗争、开展外线作战”的决定,由庄田率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部警卫连和第二支队第一大队等部,向琼东、定安县挺进,同原在定安县活动的挺进支队及原在乐(会)万(宁)地区的第三支队会合,坚持以六连岭为中心的琼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琼东南地区地处沿海平原,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为了切断琼文根据地和六连岭根据地的联系,控制琼崖南部,巩固榆林港军事基地,在“蚕食”“扫荡”琼文根据地的进攻计划遭到失败后,随即调集1000多人的兵力对琼东南地区发动进攻。庄田率部于1943年1月进至琼东南地区后,立即指挥该地区抗日军民,以六连岭根据地为依托,积极开展斗争。很快就扭转了被动局面,根据地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部队迅速扩大,度过了最困难最黑暗的时期。 同年秋,庄田率部到达了乐万地区。
        一天,庄田率部队在雨夜急行军。深夜时,部队到达六连岭。天亮后,庄田站在山岭的一块大岩石上凝目望着山下,只见六连岭根据地全都置于日军的严密封锁之下。
         看得出,六连岭根据地比琼文根据地情况更为严重。原来,日军对琼文根据地“扫荡”和“蚕食”告一段落后,便迅速调遣近千人的兵力,以据点为依托,疯狂地向六连岭根据地的茂山乡之高平、原皮、红石子、石井,大中乡之石协、石狗,瑞安乡之南排,和乐乡之盐墩等抗日乡村,进行“扫荡”和“蚕食”。他们每到一地就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把美丽富饶的六连岭根据地变成了“抬头见岗楼,无村不戴孝”的恐怖悲惨世界。
         在交通员的带领下,庄田在一座叫作石狗嘴的山上,找到了在那里坚持艰苦斗争的第三支队支队长符哥洛和政治委员莫逊,以及琼崖特委东区负责人陈克邱等人。庄田听了他们的汇报后,立即传达中共琼崖特委关于成立东区军政委员会的决定。宣布由庄田担任主任,符哥洛担任副主任,王月波、张开泰、罗文洪、陈克邱为委员;王月波为中共乐万县委书记。东区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同时举行,这是六连岭根据地在历史转折关头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庄田和第三支队的领导,带领第一支队和民兵武装挺出山外,寻找战机。在充分掌握日军活动规律后,庄田选择六连岭北部的南边岭这个地方伏击日伪军。南边岭距龙滚镇日军据点仅两公里路,两边都是山冈。
          一条公路从两边山冈通过,状似一个大“口袋”。在这里设伏,居高临下,易于实行火力控制;公路蜿蜒曲折,从“口袋”进入的日军,要拐过七道八弯的公路,才能走出来。 庄田指挥部队首先把蛇引出洞。他派出一支小分队在南边岭南面约一华里的村庄进行游击活动,接着又布置潜伏在敌伪政权机构中做地下工作的同志,有意将我小分队活动地点报告给日军。日军接到情况后,便立即跑出据点追击我军小分队。庄田见鬼子上钩了,就命令部队准备战斗。他对埋伏在阵地上的战士强调说:“要沉住气,等敌人全部进入‘口袋’后才开枪,绝不让一个敌人跑掉!”埋伏在南边岭两头的岗上的战士,严阵以待。
        不一会儿,一大群鬼子跑步通过南边岭阵地。等鬼子全部跑进“口袋”后,庄田一声喊道:“打!狠狠地打!”丛林中喷射出怒火,随着“突突突”的枪声,鬼子倒下一大片。 日军指挥官仿佛当头挨了一重棒,猛然清醒过来,他命令士兵沿着公路往前冲。但为时已晚。我军早已将“口袋”收紧,日军被兜在网里,东奔西突,一个个都变成活靶,伤的伤,死的死,倒下一大片。日军中队长见势不妙,慌忙躲到一块大岩石后面,负隅顽抗,结果我军战士拉响了埋在岩石缝中的一颗石雷,炸得他血肉横飞。
          整个战斗不到半个小时,就干净利索地结束了。 这次战斗的胜利,给东南地区的日军以沉重打击。紧接着,庄田指挥部队与敌后武工队,组成游击小分队开展断桥破路、袭击日军运输车辆等活动,给敌人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这些斗争,仅在半年内,就基本扭转了六连岭根据地被日军严重分割造成退缩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巩固了六连岭根据地。
         1944年7月,中共琼崖特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将广东省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独立纵队(简称琼崖独立纵队),庄田被任命为纵队副司令员。 1945年4月,庄田随特委和纵队领导机关,进驻白沙县阜龙乡,直接领导部队开辟五指山中心根据地。
         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庄田向特委提出以挺进支队作为开辟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主力部队,进驻五指山腹地,打击国民党反共顽军的建议,得到冯白驹的同意。7月,冯白驹任命李振亚兼任挺进支队支队长,符荣鼎任政治委员。李振亚、符荣鼎随即率部挺进五指山区。
         行前,庄田根据特委的分工,找李振亚研究作战方案。他提出:应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的同时,首先扫清驻合口之国民党反共顽军,然后乘胜进攻罗任,袭击顽军指挥机关,给顽军造成固守五指山的困难,迫使其退出五指山腹地,为琼崖独立纵队进驻五指山、开辟中心根据地创造条件。
         这个作战方案经特委和冯白驹批准后,即交由李振亚组织实施。7月中旬,反顽战斗按照预定部署顺利进行。挺进支队第一大队从合口村背后发起猛烈攻击,据守该村的顽军1个前哨连被击溃,仓皇向罗任方向逃跑,挺进支队乘胜进攻罗任。经两天激战,歼顽军一部,其余夺路溃逃。途中又被挺进支队歼其一部,解放罗任据点,从而敲开了进军五指山腹地的门户。
         庄田率领琼崖独立纵队主力乘胜进驻五指山区,解放了白沙县城,成立了白沙抗日民主政府,从而开辟了琼崖中心抗日根据地。 1945年8月23日,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纵队从国民党的报纸上获悉日军已宣布无条件投降。
         庄田根据特委和冯白驹的决定,指挥部队走出五指山区,向沿海平原地区的日军驻地发起猛烈攻击,夺回失地。一举包围了那大,解放了和庆、和舍;包围了日军战略基地榆林港和三亚镇,解放了琼崖南部大片土地;攻陷了儋县县城新州,解放了白马井、王五等要地。从此,建立了拥有16个县的民主政府,拥有100多万人口的解放区。琼崖独立纵队发展为5个支队,拥有7700多人,连同各县地方武装3000多人,共万余人。        
 
       新闻来 源: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编  辑:陈   静 审  核:林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