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人类文明史,华夏从来有脊梁——何昌华先生军旅纪实文学《难忘的岁月》首发分享会诗潮如涌敬英雄

时间:2022-04-09 22:47:54人气:9245来源: 欧华之声网

       4月9日(星期六)上午9时,南京江北新区作协在江北新区文化馆(新华路386号)5楼文联会议室举办何昌华先生军旅纪实文学《难忘的岁月》首发分享会, 江北新区作协副主席朱宏先生首先致辞祝贺,作者何昌华先生回顾介绍了军旅纪实文学《难忘的岁月》创作初衷、创作过程及参战故事情节回忆, 江北新区作协印华副主席讲话祝贺并赋诗,江苏省钢铁服务协会会长,全国道德模范,也曾参加老山作战的於如贵嘉宾致辞祝贺,同台回忆参战蹲猫耳洞、随时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以此切身经历结合当下和平年代子女教育及服从大局坚守疫情防控等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会议由“扬子小百灵”美称的沈文女士主持,南京鼓楼诗社刘彩虹,南京霸王山诗社宋伦章、刘津、杨骥、丁忠诚以及作协20余名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即兴参会并发言交流感想送上诚挚的祝福。

        三个小时的交流发言,激发参会人员的爱国、爱军与珍爱和平的激情,大家以诗歌散文等不同的方式向何昌华老师以及当年所有参战的部队将士与英雄表达了真诚的敬意,对牺牲的英烈表示崇敬与追思,祈福世界和平,早日战胜疫情,创建幸福与和平。

       以下是采集的部分会员为何昌华先生军旅纪实文学《难忘的岁月》 首发分享会所赋诗词




一.七律   致敬何昌华老师《难忘的岁月》

刘津
最好芳华入柳营,春芽犹似树头萌。
戍疆住过泥沙洞,慑敌曾随炮火羹。
壮士由来期奉献,黎民自古敬牺牲。
而今日历翻新页,虽解征衣乃是兵。

 


二.临江仙·贺《难忘的岁月》面世
刘津
阔别南疆多少梦,兵戎用笔详裁。芳香硕果任君摘。红星真耀眼,亮剑未尘埋。
铁铸双肩担道义,男儿试马骋怀。曾怜小女泪流腮。花开花又落,战友莫归来。
 


三.何昌华《难忘的岁月》读后感

宋伦章

难忘岁月爱情章,纪实抒怀字字强。
事理纯真专至美,凡心直妙尚优良。
人生宠辱期春色,世路虚空指颢苍。
分享夕阳无限好,昌华自信比花香。



四.贺何昌华先生新书《难忘的岁月》出版发行成功!——印华



五.赠邹雷主席并与会老师们

鹧鸪天*作家
何昌华

墨洗尘心艺博通,裁云剪水气淳雄。
堪怜往昔孤萤雪,试看今朝独领风。
情有结,意无穷。登台绽露十年功。
书人未历寒霜苦,哪得春光绮艳红?
注:写于2022年4月9日《难忘的岁月》首发分享会上。




六.七律    《脊梁》    王传明
       
            (一)
身着戎装英飒爽,赴滇轮战戍南疆。
枪林弹雨炮声吼,拔点攻坚铸铁墙。
自卫和平军义勇,严惩小霸国威强。
征争岁月难忘却,战友情深久久长。
            (二)
解甲归田心未忘,著书立说赋诗章。
讴歌英烈捐躯事,赞颂房东与凤凰。
辛苦耕耘新作出,艰难岁月激情扬。
纵横人类文明史,华夏从来有脊梁。
2022-4-9为何昌华老师新书《艰难的岁月》出版赋诗于南京







七.读何昌华老师《难忘的岁月》有感

          刘彩虹
少壮戎装志自強,英姿勃发戍南疆。
身先垂范雄其伟,家国襟怀美誉彰。

 

       












 

附:作者何昌华在《难忘的岁月》首发分享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朱宏副主席、印华副主席、於如贵会长,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三月春风到北乡,梦缘会馆聚贤良。
    拙书分享抛砖至,开引方家叠凤章。

    我叫何昌华,笔名隐耕(曾用笔名龙王天、海洋)。江苏泰兴人,长居南京。少时参军,1985年随部赴滇轮战,转业后主要从事企业纪检监察工作,2017年9月退休。多年来闲赋在家与诗词结缘,经常在一些平台、多种刊物上发表诗词,先后获得十多项荣誉和大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省、市诗词协会,南京市、江北新区作协等七家会员。现任竹韵江苏、上海华高、江淮雅韵、南京霸王山等诗社诗词主编、副主编。
    今天我们江北新区作家协会在这里召开《难忘的岁月》首发分
享会,作为《难忘的岁月》的作者,我感到非常欣慰!首先我要由衷的感谢在座的老师们,在百忙中腾出时间亲临现场给予我关心和支持,能和大家相识相知是我的荣幸!我还要特别感谢邹雷先生,他为我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很多心血,这几年他一直鼓励我,还为我作序,帮助我联系出版,可以说没有邹雷先生的关心和支持,这本书是出不来的。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有点激动,但主要是忐忑。激动的是无论怎么说我也出书了,过去没敢想的事今天却发生了。忐忑的是,在座的都是我们作协的精英,有几位还是文坛的方家名流,文学功底深厚,著作等身,成就辉煌;而我耕耘了几年,也没什么收成,压根儿就没去想写点什么,挖掘点什么,手里无粮,当然心里要慌。就这个小读本还惊动了各位,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实在是惭愧!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主要内容
   《难忘的岁月》是我1985年参战回忆录,写于2016年9月。它以我个人的参战经历为主线,在纪述本人参战经历的同时,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年部队轮战的概况,透视了参战军人在战争环境中的人性魅力。这段经历自1984年12月下旬接受赴滇轮战命令至1986年5月上旬烈士追悼会。全篇共分二十章,按照赴滇轮战的序时展开连串的事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部队官兵为国争光、为人民立功的家国情怀。书中对“下寨村”、“岩峰洞”、“船头村”,特别是“房东大娘”、“山沟凤凰”、“小葛护士”、“美女老板”等人物的叙述,也是从生活的角度对后方人民支持军队热爱子弟兵的真实写照。
   
二、创作背景
   《难忘的岁月》创作背景,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老兵文化。
创作是需要动念的,也就是作者在主观上要有一个强烈的心造文化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产生,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前些年的网络通讯特别是微信的迅猛发展,为我们老战友聚会架起了夙心桥,全国各地老兵们按照当年老建制纷纷重返笫二故乡,久别重逢,与民联欢,如同一阵阵奔涌的浪潮。这浪潮都是与时代脉搏相融的正能量,都是老兵心灵深处迸发出的一团团火花。有人不禁要说老兵聚会不就是在一起喝喝酒吃吃饭嘛,其实吃饭喝酒不仅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战友聚会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重逢,依旧的军人本色在这种氛围里产生了非常难得的历史性老兵文化。
比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灵魂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还有:“战友是什么”,“又饮沂河水”,“熔炉锤炼了我”,“只要祖国需要,我还会上战场”等等。这些充满信念的话语都显示了我们老兵那颗永远不变的拳拳之心,也是我们老兵们赤诚的心底呼唤,这样的老兵值得引以自豪,是这个伟大时代的骄傲!我们要说老兵文化就是民族故事,就是红色精神。这些丰富多彩的老兵文化,曾以驻地重游、社区党课、与民联欢、再现当年、诗歌朗诵、美篇分享、写成小说等方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一个时期,神州大地,激情洋溢,感念家国,震撼人心。
   《难忘的岁月》就是在这样一个老兵文化斑斓的大背景下,就像一个小型发动机一样被点燃,开始了它追忆的漫漫旅程,从而也为丰富老兵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
     
三、创作过程
   《难忘的岁月》,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认知。我一开始的愿望仅是写出来让战友们了解我这段经历。从2016年9月开始,至2016年11月底,三个月完成了18个章节5万余字,此后先在几个战友群里发出作为一种汇报,后来在纵横网站连载发表过,这在我心里算是做成了一件事。2017年9月我正式退休后,由于视力减退就不再写小说了,开始对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一直到了2020年,好友们建议我出书,特别是邹雷先生曾对我说:“你小说写出来了,也发表了,但要体现你的成果还是要出书,这样才算是对自己一个交待”。我觉得很有道理。后来我在原章节基础上又进一步补充完善,并增加了三个章节,共21章。但此类题材出书是受控的,在去年提交出版时,出版社(编辑)竟以“参训”、“红蓝军对抗演习”的理念通篇改写,在我万般无奈时,还是邹雷先生出面协调恢复了我的原书稿,遗憾的是其中有一章节【5.31战斗】认为太过敏感而被拿下了,此书最终只能以20章的内容出版,这与序言内容有点不相吻合。除此以外,书中后记部分仍有“参训”、“准战争”的用语残存,还望文友们惠读时理解性接受。
    这是《难忘的岁月》由连载发表到出书的大致过程。那么在具体创作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主要釆取了三个步聚:
    一是准备资料。比如当年的旧照特别是战区的留影,还有战场日记,都要找出来,通过这些进行往事回忆。对模糊不清的事情,通过电话、微信与相关的战友联系,总之必须尽可能弄清每个事件的真实情形。在资料准备上前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也有不少的情节是在写作过程中边写边核实的。
    二是立出提纲
    提纲就是笼统的写出整个长篇构想,或叫写作思路。首先我明确了这个回忆录,从体裁上说应当是纪实文学,必须做到客观真实,即便虚构也只能蜻蜓点水略加表示。其次确立一条主线,就是以本人随部赴滇轮战的亲历为中轴,循序渐进,逐次展开。笫三,在创作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上,要贯穿官兵守疆卫国的家国情和人民热爱子弟兵的鱼水情,充分体现正能量。笫四,按照序时立出粗略章节。实际上创作提纲就是自己为写这本书确立的指导思想。
    三是开始写作
   《难忘的岁月》是我的处女作,通过叙述具体事件,真实客观地反映个人参战经历,真实客观地反映参战部队概况,真实客观地反映战争环境下的人格魅力,即一种相互吸引的思想感情把官兵们牢牢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拳头。总体上我写得比较简接、直白,没有什么悬念;在虚与实,理与事的结合上有点偏重于后者,没有很好的艺术构思,在文学创艺上比起在座的作家们要逊色得多。   
    所以,创艺上我没有多少讲的,只想再作几点说明:
    (1)那个年代,参战,对每个军人来说,的确是战斗意志的考验,绝大多数官兵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也有极个别尿裤的。
    (2)军人在战场上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浴血奋战,用生命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无论是军工运送物资,还是阵地防御、拔点作战,每个人只能面对战斗任务考虑如何去完成,没有别的选择!
    (3)环境无论多艰苦都能克服,战争无论多残酷,都能战胜!但最需要的就是国人的理解!哪怕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喊一声“战士万岁”,官兵们也会感受到一种欣慰和光荣!
    (4)老百姓尤其是边境的百姓非常支持军队,不惜一切保障了参战部队的生活物资,我们在离前线30公里的地方待机,所用的床板床垫,还有一些吃的,全是老乡们送来的。正是这样部队官兵深切感受到人民是靠山!
    (5)内地慰问团到前线慰问演出,在校学生纷纷写信至前线慰问官兵。这些也曾给前线官兵们以莫大的精神鼓舞!
    (6)军人在战场上是有血性的,为人民立功是坚定的,准备牺牲是无悔的!英烈们倒下了,他们长眠在云南麻栗坡,座山朝北,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就这样与自己的亲人们阴阳两隔。他们本来也会活得更远,只是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无悔的先走了……活着的人每当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主要是向大家汇报了我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最后我再一次衷心感谢大家亲临现场,并诚恳的期待老师们多多赐教!祝各位虎年大吉!平安健康!万事顺遂!

            2022年4月9日